有机质农业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行业新闻|甘肃同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皇冠现金官网

皇冠现金官网-皇冠直营现金网官方网
当前位置:皇冠现金官网-皇冠直营现金网官方网>新闻动态>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有机质农业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时间:2020/12/8 14:39:00 来源:农业频道 作者:农业频道

“有机质农业”是以农业种养循环和平衡为基础,以农田废弃物还田为手段,提高和保持土壤较高水平的有机质含量。在保障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土壤可持续生产和利用能力。根据当地农田的产出、市场需求以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合理配套布置养殖品种和养殖规模,就地或就近利用农田产出食物和副产品发展养殖,减少养殖业需求的农副产品运输距离,为养殖、加工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料还田提供方便。

一、有机质农业倡导优先推进秸秆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养殖 “有机质农业”概念是由“耕育农法”创始人团队在世行农业项目实施中孕育提出,在农业综合开发和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项目中广泛应用。在2019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大会上,全国生态发展与创新团队获全球科技创新奖。 有机质农业倡导在当地乡镇半径区域内(十公里内)根据种植业生产,核算土地有机肥料需用量,按照本区种植秸秆产生量,优先推进秸秆发展草食性畜牧业过腹还田利用,饲料化利用后剩余秸秆再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尽力实现区域内土地肥料供需平衡。 在当地乡镇半径区域内草食性养殖、秸秆肥料化不能满足当地土地肥料需求时,可以考虑在一个县域内(五十公里内)发展利用饲料粮的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粪便统一回收和利用,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工程,推进沼渣沼液肥料化利用。形成以恢复地力、发展从全民健康需要的生态农牧食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

二、世行蒙城项目创造了粮草共增与秸秆养牛过腹还田模式

1982年,我国首次利用世行贷款“华北平原农业项目”在安徽、山东、河南三省九县实施,为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按照世行农业项目集成资金使用模式,需要农林水、机电路等部门专家共同参与项目工作和管理。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安徽)水利科学研究院就组织了一批1982年初入职的首届恢复高考77级农田水利毕业生团队,深入涡阳县和蒙城县世行项目区工作,解决了皖北地区旱改水问题,促进了我国粮食增收和畜牧业的增长。

1984年蒙城县大力推广麦稻轮作,项目区水稻占总面积的40.7%。平均单产462公斤,高产地每亩756公斤。实现了“旱改水、水增产,水改旱、旱增产。水旱轮作季季增产。”项目区旱改水后草多粮多,县政府充分利用秸秆的资源优势,发展黄牛饲养,带动畜牧业全面发展,并逐步形成特色牛业经济,加大资金投人深加工产业,取得了综合成效。1986年全县出栏黄牛存栏24.33万头,出栏3.58万头,居全省首位。1987年项蒙城县项目区利用工程与生物技术结合,兴修水利、改土培肥的综合措施,治理后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显著,被世界银行誉为“蒙城模式”并予以表彰。

以此为基础,1992年9月,蒙城县举办首届黄牛文化艺术节,国家有关部委、省地领导和经济界、文化界、理论学术界、新闻界等一千余人参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1994年,在第三次全国农区发展畜牧业座谈会上,蒙城县被誉为“全国第一养牛大县”,获得国家部委、省市部门的表扬和支持。至1997年,全县黄牛存栏约70万头,出栏约30万头,饲养量达到百万头高峰。

三、蒙城模式养牛经验为世行肉牛项目项目实施创造了条件

蒙城县华北平原项目创造的全国养牛大县经验,促使世行启动的(2000—2005年)小规模肉牛贷款项目,蒙城县受2000年阜阳市调整区划划归地级亳州市影响,阜阳市仅在原十二个县市区留下的临泉、阜南等七个县市区(太和未列入)实施了世行肉牛项目,其中世行贷款599万美元。

四、世行肉牛项目促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世行肉牛项目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着力源头减量,提高秸秆资源过腹还田利用率,着力推动种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沼气技术,加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构建农林牧、一二三产循环产业链,形成有机质农业体系。

2007年4月22日至24日发改委在安徽阜阳举办了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培训班。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经委及农业系统、科研单位和部分企业近200人参加了培训。2014年11月20日,国家又在安徽阜阳又召开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场会。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推广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经验,探讨发展措施,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生态脱贫。2016年2月1日,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出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小区),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

五、“蒙城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楷模 1982.6~1987年,世行华北平原项目的投资、实施、管理取得的成效显著,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态条件,而且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生态农业、有机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循环农业、耕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样本和实践基地。世行项目为利用国内政府资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楷模。世行项目的规划可研、监测评价、后评价工作系统引领中国工程咨询的兴起与国际接轨。项目区秸秆养殖、种养废弃物还田模式,孕育了中国农村能源的科技创新大会,为连续八年召开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大会暨专业论坛提供了源泉。世行华北平原成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项目的经验和总结,对于目前农田建设、土地修复、土壤改良、健康中国均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六、目前蒙城县养牛困境及有机质农业发展建议 蒙城县曾经是全国养牛第一大县,拥有雄冠全国的养殖数量和多样化黄牛品种,1997年起,全国性养牛降温,2003年,全县黄牛存栏36.84万头,出栏29.90万头;随后养牛业出现持续下滑,至2008年6月,黄牛饲养量不到十万,不足高峰期和载畜量的十分之一,与相邻的临泉等肉牛贷款项目区距离逐渐拉大。 蒙城黄牛数量减少因素首先是农业机械化的提高,黄牛作为畜力已失去价值,其次是黄牛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养牛与养殖猪、鸡、鸭相比效益低,加上养牛还有疫病、安全、市场等风险,农民外出打工无人伺养等原因造成所致。蒙城的黄牛养殖业状况是皖北地区乃至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的缩影,与畜牧大县的传统地位十分不符。 土壤健康,作物就健康,水、食物、动物和人类都健康。近年来,我国农村化肥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投入,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曾几何时我国从牛肉出口国变成了牛肉进口国,原来遍布各县市区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和冷库冷藏设施逐渐消失,近年来进口数量还进一步增加,引发疫情防控风险。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实现秸秆过腹还田的种养结合,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增加肉、奶、皮等畜产品供应,不与人类争粮,能解决十亿人健康肉制品的自给自足问题,持续发挥世行农业项目的效益。

七、首次世行贷款华北平原项目对有机质农业的意义重大 华北平原项目的投资、实施、管理模式成效显著,不仅极大的改善了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生态条件,而且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生态农业、有机质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循环农业、耕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样本和实践基地。也为后期利用国内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楷模。世行项目的规划可研、监测评价、后评价工作系统也引领了中国工程咨询的兴起与国际接轨。项目区秸秆养殖、种养废弃物还田技术,孕育了 “粮-秸-牧-菌(食用菌、菌肥)-沼”吃干榨净的农业循环产业创新模式,为后期新河湾生态原产地品牌打造、举办中国农村能源科技创新大会以及连续八年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大会提供了持续动力。 世行华北平原成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项目的经验和总结,对于目前农田建设、土地修复、土壤改良、健康中国均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地 址: 甘肃省嘉峪关市嘉东工业园区新鹏路688号 邮 编:735100
电 话:0937-6219516 6210129 传 真:0937-6219596
皇冠直营现金网官方网的版权所有 皇冠直营现金网官方网 copyrights © 甘肃同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制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