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对于作物产量、质量、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是农业生产的芯片。种子行业的上游主要是种子研发和种子培育,化肥行业、农药行业和种子采摘。下游销售为经销商和零售商。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1、政策对种业扶持力度加大
种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核心性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16年新《种子法》修改颁布,提升了新品种保护的法律地位,加大了基层农业主管部门对侵权假冒的执法力度,大幅提高了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民事赔偿标准和行政处罚力度,赔偿额由原来权利人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获利的1倍提到3倍;对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难以确定的,赔偿额由原来的5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同时加大了行政处罚力度,罚款金额由货值的1-5倍提升到5-10倍。明确了种业扶持改革政策。将2011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种业创新、深化种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明确科研分工,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维护科技人员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为符合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对于达到审定标准的,审定委员会应当颁发审定证书。减少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种类,由过去全国范围内审定的28种主要农作物减少为目前审定的5个品种,即稻、麦、玉米、棉花和大豆。其次,建立了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这既填补了过去对那些面广量大的非主要农作物管理的法律缺失,又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带来机遇。而且,新《种子法》把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定作为评价品种的标准。新种子法及一系列配套法规的实施,为我国种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2、种业市场快速发展
自1999年《种子法》颁布后,我国种业市场开始有法可依,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1999-2018年,我国种业市场空间从330亿增长至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2018年我国种子市值1201.67亿元,保持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中国种子市场规模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种子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元。
从种业市场结构来看,瓜、菜、花种业市场份额最大达24.1%。玉米紧随其后,市场份额略低于瓜、菜、花。水稻、小麦、马铃薯市场份额超10%,大豆、棉花、油菜市场份额较低。
3、种业市场集中度提高
2011年以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指导意见与规划,提高种子企业设立门槛、加强种子市场监管,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兼并收购,种子行业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资源重新进行了整合,市场秩序再次得到了规范。
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持有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为5,203家,相比2010年的8,700家,行业整体企业种子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4、种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后,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我国种业及种子公司,逐步走上了自主研发育种,集“育、繁、推”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道路。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大,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申请、授权数量以及通过审定的品种数量不断上升。截至2018年底,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总量累计达到26,771件,授权总量达到11,671件。
行业未来发展态势
1、搭建种业发展载体,建设“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一流种业企业
“育繁推一体化”就是指种子企业具有种子培育、扩繁以及销售与推广的全流程服务能力,是种子企业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农民在注重种子质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基于产品所提供的配套技术服务。因此,在提倡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上要以健全和完善自身科研机构和实验平台为基础,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把企业逐渐培育成集良种培育、繁育、推广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主体,最终将企业自身打造成为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为角逐国际种业市场、振兴民族种业奠定基础。
2、搭建育种信息管理平台,提升育种效率
种子繁育具有育种材料数量多、测配组合规模庞大、试验基地分布区域广、性状数据海量等特点,通过将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商业化育种关键环节紧密结合,建立作物育种信息管理平台,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专家劳动强度。育种管理系统围绕新品种培育的实际过程,以性状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为核心,以育种过程管理为基础,实现对育种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的科学化分析,全面提高育种的管理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种质资源库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仓储种质材料的基础信息的采集和管理,详细记录种子出入库和库存信息,为育种工作开展做支撑。
育种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年度育种计划制定、组合亲本材料选配、田间杂交配组、农艺性状采集和分析的全过程数据采集和管理,为育种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统计分析数据,辅助育种者提高育种效率。田间数据采集系统则基于手持移动数据采集终端,实现采集模板定制,方便育种工作者随时随地采集农业性状数据,并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进行通讯,传输数据,极大提高育种效率。
3、与国际优质种子企业接轨,积极推进种业“走出去”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多个知名种子行业巨头在我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分支机构或代表处。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和德国kws公司,每年都要在中国投巨资进行新品种研发和技术本土化策略,凭借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寻求各种皇冠现金官网的合作伙伴扩大其在中国的研发和市场布局。2018年我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外资限制。2019年中美贸易协定初步约定,中美双方均应对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口粮的关税配额情况进行公布,不得违反世贸组织协定中的相关条款。未来,我国可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在保证内需的前提下,促进我国粮食出口,加强与国际巨头的种业公司进行技术及经验交流,打造我国种子品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整合资源,推广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4、兼并重组整合行业资源
回顾种子行业的发展历程,收购兼并加速了行业整合的同时,使得龙头种子公司不断做强做大。从横向看,种业与粮油加工、农药等产业之间加速融合;从纵向看,种业链内部各环节之间的整合程度不断提高;从区域看,跨国种业集团通过不断的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海外市场扩张,逐步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关键市场。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利马格兰、德国kws公司等大型跨国种子企业,均通过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活动之后,奠定了自身的行业地位,规模优势也日渐凸显。未来我国种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种子行业的龙头企业选择优质的标的,进行不断的收购兼并,整合资源,实现优质种子企业的强强联手,达到共赢,并推动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至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