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草的种子,在植物学上叫做颖果——含有单粒种子,种皮与果皮难以分离的一种干果。成熟的种子或与外包的秤片分离,或部分分离,或黏合,分别如草地早熟禾、黑麦草、无芒雀麦。
种子的胚是新一代植株的原始体,若一颗种子的胚缺失或死亡,或损坏,则失去发芽的能力。种子外面被黏合在一起的种皮与果皮所包裹,果皮与种皮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种皮与果皮具有半渗透性,各种草种其果皮、种皮的半渗透性程度不同。渗透性低的,吸水通气不畅,影响种子萌芽。果皮,种皮一旦破裂,可导致发芽能力的丧失,一般影响幼苗健壮。
种子内占领大部分空间的是胚乳(无胚乳种子则是子叶),胚乳为胚提供营养物质,胚乳饱满,则供给胚的营养物质丰富,萌芽、出苗快而整齐,幼苗健壮。
胚有一个轴,称为胚轴;盾片(即发育的子叶,仅具1片发育子叶的胚,称单子叶胚;具有单子叶胚的种子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生在胚轴一侧;在根的一端,有一个为胚根鞘包裹的具根冠的胚根;在茎的一端,有为胚芽帶包被的胚芽;胚根鞘的上方,生有片状突出物,叫做外胚叶(即未发育的子叶,表示与“双子叶植物*的某种联系);胚芽具有幼茎和几片发育程度不同的叶原基与幼叶。
一颗已结束休眠的具有活力的种子,在播种适期,播种到疏松的土壤中。土壤具有田间最大持水量50%~70%时(最佳为61.8%),种子就能在土壤中同时获得适宜发芽的温度、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氧气),有的植物还需要光(例如假俭草)。萌芽的第一步是吸水膨胀,影响的外界因素主要是适宜的温度与足够水分。以后种子内的酶活化,降解贮藏在种子内的营养物质,释放养分与能量,并通过盾片的吸收转运至胚,开始萌芽过程。此时,外界因素除温度、水分以外,还要充足的氧气与光照。
胚在适宜环境中,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扩展躯体。通常胚根首先突破种皮、果皮,此时称为“破口”;继而萌发的种子露出一个“白点”,即胚根根尖,俗称“露白”,形成幼根,叫做初生根或主根。以后,胚轴上生出不定根,叫做初生不定根。初生根与初生不定根和依靠种子内贮藏养分生长的根合称种子根。与此同时,胚轴伸长,将胚芽中的幼叶推出土面。首先见到的是胚芽鞘,因其无叶片,始终站立呈“针”状,农谚日“立针”。在相同条件下,幼苗顶土能力的强弱,与胚轴的伸长能力、胚芽鞘的刚性成正相关。
第1片绿色完全叶自胚芽鞘口内伸出,并展开叶片。至此,被认为幼苗已成。从此这株幼苗除了靠胚乳提供营养的“异养”外,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有了自养过程。以后相继伸展第2、第3片绿叶,通常在第3片绿叶叶片全展前后,胚乳内的养分降解,吸收完毕,幼苗完全自养。自第1片绿叶出现至完全自养的整个过程俗称为“断奶期”,是草坪草生长发育成幼草坪的关键时期。“断奶”之后草苗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继续扩展,逐渐长成植株。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后,再过渡到生殖生长,开花结果,产生种子。面种子的胚又成了新一代的个体雏形。
根与茎的分界在盾片节,盾片节为根、茎转位节,以下是根,以上为。种子的初生不定根,发生于盾片节及其以上部位;而第1营养叶节以上,茎基部发生的根,则称为次生不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