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豫南信阳,黄淮稻区粳稻进入了收获季节,在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王畈村陈诗勋家的水稻田里,熟透了的水稻低着穗头,微风吹来摇摆着金黄的身体。对于流转种植1200亩地的老陈来说,这天是个大日子,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从他流转的地里选种了7亩多水稻作为试验田,马上将有专家来这里进行测产验收。这让种了大半辈子地的老陈感觉既新鲜又稀奇。
近日,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厅、信阳市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早早地来到了老陈的地里,进行第三方评估开展水稻测产验收。“所测产的水稻在小麦、水稻双季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有不施氮肥、常规施肥、控失化肥全量、控失化肥减量10%和控失化肥减量10%加有机肥5个处理,比较其减肥增效的效果。”验收组组长、安徽农业大学黄义德教授介绍。
早在2017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等单位共同启动了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河南粮食生产减肥增效示范”。该项目以整合院地、院企技术产品与推广体系优势,围绕小麦-玉米、小麦-水稻、小麦-大豆主要轮作模式中肥料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效果差等问题,开展环境友好高效肥料、秸秆还田促腐、优质作物品种等产品技术的示范推广,以期实现减肥增效、培肥地力、“藏粮于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老陈家的地被定为是小麦-水稻轮作核心示范区。“项目旨在通过示范控失肥、生物有机肥、绿聚能复合肥、脆秆水稻、优质水稻等产品及配套技术,重点解决小麦-水稻轮作生产体系中的养分资源周年优化与高效利用、农田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地力培肥、农业生产效益提升等关键问题,为河南小麦-水稻轮作生产提供减肥增效样板模式。”课题负责人、河南省土壤肥料站葛树春研究员介绍。
在测产现场,试验田里秸青籽黄、植株挺立的水稻,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辆收割机驶过,田间露出一排整齐的稻茬,脱粒后的水稻秸秆破碎率不仅高,而且均匀地散落其中,这让老陈很好奇。“咱们所种的水稻品种是科技人员为解决秸秆还田难,利用新的脆秆基因,选育出来的水稻新品种‘科辐粳7号’,以后秸秆还田将不在难了。”看出老陈的疑惑后,平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广斌急忙解释。
水稻秸秆是一种生物质资源,粉碎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水稻茎秆的纤维素含量较高,柔韧性强,秸秆不易粉碎且难降解。“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发掘水稻新的细胞壁合成基因,减少秸秆中纤维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含量,使秸秆由韧变脆。同时,为解决‘脆而不倒’的问题,筛选到一种‘后脆前不脆’的时间表达性材料,利用该基因育成秸秆直接还田的中粳稻新品种‘科辐粳7号’。”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跃进研究员介绍。
据介绍,科辐粳7号于2016年参加了安徽省品种审定试验,2016-2017两年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570公斤,比对照增产7.6%,全生育期156.4天,比对照早熟4.4天,米质为优质3等。作为河南省主要粮食轮作模式之一小麦-水稻轮作,科辐粳7号已在信阳种植了两年,前期对示范的控失复合肥、绿聚能复合肥水稻开展实打实收测产,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对照(平均亩产501.0公斤)相比,控失复合肥示范田水稻每亩增产29.7公斤,绿聚能复合肥示范田水稻每亩增产48.3公斤;而通过1年的养分优化运筹、秸秆深耕还田促腐等技术,示范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明显提升了。
临近中午,测产结果出来了。“较常规示范方相比,控失化肥全量示范方水稻增产69.5kg/亩,增产率为10.1%;控失化肥减量10%示范方水稻增产55.7kg/亩,增产率为8.1%;控失化肥减量10%加有机肥示范方水稻增产84.6kg/亩,增产率为12.3%。”听到黄义德教授介绍后,陈诗勋乐呵呵地说:“秸秆还田容易了,水稻产量还增加了,真神奇。”
“通过现场测产水稻产量和现场机械收获演示脆杆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情况来看,项目试验示范的减肥增效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在提升作物养分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项目技术专家组一致认为,按照项目3年(6季)的执行期,小麦-水稻轮作减肥增效示范工作有望在项目目标和示范成果方面取得突破。